中高考即将到来,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愈发关注,“学习困难”问题再次成为孩子和家长们忧心的重点问题。学习困难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少年儿童表现出来的是学习困难,即广义上的学业不成功,这种表现的背后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焦虑甚至是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及精神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诊断,发现孩子学习困难的根源,对症治疗,“学习苦难”是很难得到改善的。
多动症是门诊中最常见的情况,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该障碍会使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容易分神、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很难聆听和完成指派任务、动作拖沓、作业完成慢、难以安静下来等,因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存在学习障碍的孩子虽然智力正常,但在某项特定的学习能力方面发育落后,因而影响到相应学科的成绩。
||阅读障碍的孩子会表现为阅读速度慢,阅读时常出现省略、替代、歪曲或添加单词和词组等错误、阅读跳行等。
||计算障碍的孩子会表现为不能理解某种特殊运算的基本概念,不能辨认数学符号,较难将数字正确排序或在运算中插入小数点、符号,较难进行数学运算等。
||拼写障碍的孩子,则可能有写字漏笔画等表现。
孤独症多表现为社交缺陷、交流困难、行为刻板、兴趣狭窄等,同时又痴迷于一些单调的事物,这会导致孩子很难与老师、同学等进行交流,学习自然也会出现较大的阻碍。
精神发育迟滞指个体在发育时期内(18岁以前),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行为的缺陷,从而导致学习困难。
抑郁和焦虑会使孩子的认知能力显著下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反应变慢、思维能力下降等,同时,也会使孩子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经常感到疲惫不堪、缺乏自信,这些都会让孩子无法正常投入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