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喜欢将娃养的胖胖乎乎的,看着健康敦实,尤其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更是如此。但其实“胖”并不一定好,孩子过胖会给成长发育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诱发很多疾病!对于孩子的体重,家长们有一定要注意控制,防止孩子超重。
国际上评估儿童肥胖(≥2岁)首选的指标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公式是:BMI=体重(kg)÷身高2(㎡)
儿童肥胖的诊断以BMI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参照人群均值10%-19%者为超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
无论男女,其性早熟与机体的脂肪含量均存在密切的关系。孩子太胖,脂肪多,就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增多,使发育提前、性早熟(男孩9岁前、女孩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雄激素分泌过多,逐步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重影响性早熟,继而导致骨龄提前。骨关节负重过大,容易造成损伤,,特别是膝关节。过多脂肪堆积持续消耗维生素,维生素缺乏造成营养不良。
研究表明,儿童肥胖与糖尿病、冠心病呈正相关。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4.3倍。
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过重,血压随之上升。多项研究显示,儿童肥胖使其血压升高,而且会持续到成年甚至老年,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压水平显著升高。
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可引发多器官(如心血管、皮肤、肝胆、骨骼等)多种疾病;易导致患儿受到歧视、孤立等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恶性循环。
✔ 平衡膳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 积极运动,减少静态生活时间;
✔ 不节食、挑食,不使用减肥药物,科学控制体重。
✔ 合理膳食,减少脂肪摄入;
✔ 加强锻炼,坚持规律有氧运动;
✔ 制定行为改变目标,矫正不良行为;
✔ 家长以身示范,正向鼓励良好行为;
✔ 心理疏导,树立正常的健康观和意识。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肥胖的症状,早期干预,让儿童健康成长!